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2章最后命令 (第4/5页)
发了一封亲拟电报…”这时巴拉格米扬默默的把手里抓得发皱的电报递给了朱加什维利。 朱加什维利撑着墙壁站直了身体,接过电报,电报上内容很短,短到他一眼就可以看完。 奇怪的是朱加什维利却看了很久,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许久,才轻叹了一口气喃喃的道:“苏联人民无罪…他们是无辜的…这就是你要说的么?” 铁木辛哥和莫洛托夫等人似乎也从中听出了布琼尼的亲拟电报说的是什么了。每一个人都是一阵沉默。 是啊,战争中最无辜的就是人民 “你们都出去吧…全部都出去,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朱加什维利低沉的声音陡然响起,打破了这再次出现的片刻宁静… “总书记”莫洛托夫等人连忙上前,准备安慰朱加什维利几句。 “把门关上”朱加什维利没有再多说一句,最后只是冲着莫洛托夫等人无力的挥了挥手。便转身面向墙壁不再理会他们。 莫洛托夫和铁木辛哥等人你望我我望你,最后只能默默的结伴退出了防空洞,走在最后的莫洛托夫在关上门的那一刹那,突然涌起一股不详的念头,看到朱加什维利一直背身面向墙壁,一动也不动,犹豫了一下,才慢慢的把门关好。 站在防空洞外面的地铁站大厅里,很热闹,不,应该说很嘈杂,各种急促的脚步声,电报滴答声,电话铃声,军官、官员呼喝声,士兵的口令,外面轰隆不绝于耳天摇地动的爆炸声交杂在一起。与刚才防空洞里的情形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只有在这里,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战争,感受到苏联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铁木辛哥和贝利亚等人都各自去处理相关的事务去了,至于莫洛托夫,现在他这个外交部长能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整整一天都不会有太多的事务来烦扰他。 所以他并没有走开,就站在防空洞的门口默默的等着,有时候不时回头看一下后面的防空洞大门。 很安静,防空洞里面一直很安静,听不到一丝声响,但莫洛托夫心里那一丝不详的预感却越来越强烈,好几次他打算推开门进去,最终还是犹豫着停了下来,足足半个小时之后,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动静,莫洛托夫再也忍不住了,终于的推了一下门,没料到这一次却没有推开,很明显,门已经从里面拴上了插销。 “不好,快,把门撞开,快…”莫洛托夫几乎是下意识的察觉到不对,当即对着房门一撞没有撞开后,立即对着站在门边的两个卫士大吼起来。 “呯”就在三人合力撞开厚厚的防空洞大门的那一刻,一声清脆的枪声在防空洞里响起,这个声音几乎划破长空,似乎外面如此嘈杂的声音都无掩盖这一声枪响… 数分钟后,当铁木辛哥等人连冲带撞的挤进防空洞时,只见防空洞里数十个相继赶来的士兵和军官、官员一脸悲痛的默默肃立,一动不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内侧墙角,隐约还能听到几声啜泣… 铁木辛哥挤到最里面,只一眼,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无比…只见就在内侧墙角处,一张靠墙的破旧沙发上,朱加什维利闭着眼睛静静的靠坐在沙发椅背上,那微微朝后仰起的头部左太阳xue处却是一片血红,腥红的鲜血涌出,染红了一片墙壁和大半个沙发… 许久,半跪在朱加什维利身前的莫洛托夫擦了擦眼睛,默默起身,看了一眼周围那一张张悲痛欲绝的脸庞,最后走到铁木辛哥面前,递上了一张几乎完全被鲜血染红的文件纸。 同时用无比低沉的声音说道:“这是总书记的最后一个命令,要求我们无条件的执行…” … 刚刚从雅尔塔飞抵叶卡捷琳堡不久的的叶枫静静的站在叶卡捷琳捷城市中心的伊赛特河畔,微风轻拂,但有些冰冷,这个时候,叶卡捷琳堡早已经下过好几场雪了。遥望四周,白雪覆盖,但从那些白雪覆盖下参差不齐的一栋栋不完整的建筑,仍然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这座城市所受到的严重伤害。 “叶卡捷琳堡曾经是一个无比美丽而让人迷醉的城市”这时站在叶枫身边的高尔察克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叶枫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慢慢的登上伊赛特河南岸边上一个小土坡上,仔细的看着这个曾经非常美丽的城市。 乌拉尔的战争已经结束三个多月,曾经弥漫叶卡捷琳堡全城的硝烟早已经散去,不过似乎仍能闻到那淡淡的火yào味。至于那曾毒杀十数万条命令的毒气味道虽然也早已经闻不出来,只是似乎那恐怖的景象仍深存每一个叶卡捷琳堡人民的脑海当中。 所以虽然叶卡捷琳堡战后距今这么久了,连设立成直辖市都已经三个多个月了,可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叶卡捷琳堡人一个都没有回来,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这座曾给了他们无限恐惧的城市。叶卡捷琳堡在他们心里不再是美丽的城市,而是一个恐惧的伤心地。 也正是因为这样,叶卡捷琳堡设立成直辖市后至今,城市的恢复进度,人口的增长仍然极其缓慢,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叶卡捷琳堡设立成了直辖市,这个城市可能会成为整个乌拉尔地区恢复最慢的城市了。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叶卡捷琳堡的发展仍然不乐观,很多原本在乌拉尔远远比不上叶卡捷琳堡的城市这三个月来显得都要活跃许多,城市的恢复也非常快。 就说乌拉尔地区另一座直辖市——卡拉干达,这个以前远比不上叶卡捷琳堡,处于荒漠包围之中的城市如今早已经看不到一丝曾经遭受过战争伤害的影子了。在那里,每天都有新的楼房奠基或竣工,每天都有新的工厂或商店开业,每天都有新的投资商去那里寻找商机,卡拉干达煤田上已经有十数万矿工在忙碌,而卡拉干达城区甚至已经隐隐露出了新兴大城的气象。 虽然这是因为卡拉干达是首批接受中国移民的城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